《對手》為何能獲得如潮好評呢?
國安題材現代諜戰劇《對手》熱播,善於描寫底層悲情小人物的郭京飛領銜主演。該劇播出以來,贏得觀眾一邊倒的好評,乃至被網友評為年度最佳國產劇,這種榮譽和同檔期播出《雪中悍刀行》失落,形成鮮明對比。
《對手》為何能獲得如潮好評呢?考慮之下,無非是該劇尊重日子、尊重現實、尊重觀眾,從而提升了觀眾領會人物日子的代入感。
代入感便是感同身受。中年危機,日子一地雞毛,也還有共同的環境;不那么高級的特務,下認識身份互換體會一下心裡,也還可以高攀得起;邏輯和細節的把握,出自真實日子的點點滴滴,也還算沒把觀眾當傻瓜。有了這樣的形象,觀眾自然會追更,也會好評。
《對手》從三方面做到了提升代入感。
觀眾定位。《對手》是一部諜戰劇,更是一部反諜的宣揚教育片,基於這樣的特點,它的客群有必要是最廣大的老大眾,而不是塔頂的少數人。
當然,李唐和丁美兮不是單純的一般人,但特務是他們深藏心底的隱私和隱秘。那么,誰又沒有隱私和隱秘呢?探求別人的隱私和隱秘不也是大多一般人最願意乾的一件事嗎?看看他們怎樣損害國家,看看他們怎樣擔驚受怕,老大眾的防備認識和抵抗認識自然就會增強。
視角共同。傳統經典諜戰劇,多是把視角定格在戰爭時代,這種慣性形成一個幻覺,那便是平和時代無諜戰。《對手》敏銳地認識到了這一點,並以此為立異性視角,將現在身邊的特務日子搬上螢屏,這需要立異,更需要勇氣。
《對手》沒有隨意開天主視角,僅僅環繞李唐和丁美兮的所作所為、所思所見,把他們的故事、他們的境遇、他們的心路歷程含蓄道來,讓觀眾去領會、去猜測他們的折磨和結局。為什麼窮到墊錢還要做特務?觀眾有疑問時,領會一下他們“假如回頭,便是自己人的槍口”,發自心裡的害怕,似乎便是答案。
《對手》善於捉住細節進行場景渲染,讓觀眾看到後腦海里就會發生更多的畫面。段迎九家裡一條幹瘦捲曲的毛巾,就把她工作狂、不顧家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。一個保險套就把李唐心裡的膈應、丁美兮的屈辱,以及兩個人的日子困境描繪出來。段迎九注意到兒子創傷特殊的包紮,就把國安幹警的敏銳、特務遁形的困難表現出來。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。
人物豐滿。《對手》中的首要人物是立體的、豐滿的,都是有血有肉的。這尊重了人的複雜性,也承認“好人不可能什麼都好,壞人也會有愛情”這一基本現實。主角不完美有“人味”,觀眾才能把他們從螢屏中帶到自己的日子中,去體會去感觸。
《對手》中的人物都有個人特徵,李唐沉穩、鎮定,看透全部讓他驚駭和失望;丁美兮複雜多變,心裡矛盾,為人師表的教師、出賣身體的特務、傾慕虛榮的女性、嘮叨浮躁的主婦,比起李唐她更痛苦;段迎九一派男人婆的形象,不施粉黛讓每一個毛孔都露出出來,堅韌有毅力,會和各種人溝通獲取信息,有極端敏銳的觀察力,掌握極強的偵察技巧等。
《對手》能很好地做到以上三點,成功將觀眾帶入劇情,很好地做到寓教於樂。要害之處,是它懂得尊重觀眾,知道觀眾的欣賞能力現已大大增強,不能隨隨便便糊弄了。
最後,給各位朋友推薦《對手》,對《對手》主創表示敬意。